栏目导航
河津年集里的新机遇|新春走基层
来源:米乐m6官网 发布时间:2025-04-10 09:51:13
在山西省河津市的乡村集市上,品尝一口四川来的耙耙柑,酸甜可口;现炸的麻花、撒子,酥香四溢;刚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蔬菜,带着泥土的芬芳;老乡自制的猪皮冻、腌萝卜、酸菜,引得人忍不住都想买回家……一位老者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支起摊子,为前来赶集的村民写春联、福字,一笔一画间,传递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在河津,赶集被称作“上会”。这些集市由村民们自发组织,历史可追溯至上百年前。如今,河津市樊村镇的集市固定在每个月的农历初一、初六举行,干涧村则在初二、初八,固镇村在初三、初九,西磑村在初五、初十。腊月里河津的集市不仅是村民们购置年货、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意味着创业机会。
1月23日,在河津市南桑峪村的集会上,赵家庄乡史惠庄村的青年卫锐轩跟两个好朋友正在售卖从四川资阳运来的耙耙柑。“临近年关,生意特别好,大家都是一筐一筐来买。”对于住在附近的买家,三位年轻人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对于远距离的顾客,则协助将水果搬至车上。
卫锐轩和记者说:“我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四川资阳农户的耙耙柑滞销。我们三人一合计,决定趁着年关去资阳拉些水果到会上卖。”联系好当地农户后,三人原本打算坐高铁过去,但一人近四百元的高铁费用太贵,村支书帮他们出招,“政府有政策,合法运输生鲜农产品的车辆在高速路上享有免费通行待遇。我们拉了一车本地蔬菜去资阳,再拉回耙耙柑,这一来一回,省下一千多元的高速过路费!”
说话间,不停有人来询问水果的价格,卫锐轩都会大方让其品尝。除了赶集,卫锐轩还开拓了网购业务,手机里的订购消息响个不停。“这些都是回头客,我拉了个团购群,现在群里的人慢慢地多。”他笑着说。
卫锐轩给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算了一笔账,忙活这20多天的收入顶平时几个月,他还特意留了一批水果,“年后,我打算去集市上做鲜榨水果的生意,年轻人也爱喝。”
在忙碌的生意间隙,他盘算着:“今年生意好,我打算用赚来的钱给媳妇儿买个金项链犒劳犒劳她。”
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河津市樊村镇西磑村在临近年关之际,将传统年集变为非遗年货节。
2024年11月,西磑村入选山西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这一荣誉为西磑村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025年1月16日开始,在西磑村的年货节上,游客们不仅可以看到西磑村非遗手工花馍、炸麻花、炸撒子的制作过程,还能吃到当地特色火锅,在乡村茶咖体验围炉煮茶、品味乡村咖啡,听一出山西蒲剧或西磑小曲。
整个村子仿佛变成了一个大型游乐场,游客们身着晋商的传统服饰,沉浸式旅拍。各家店面还有回乡的大学生扮演NPC(记者注:游戏中的非玩家角色),与游客亲密互动,帮助游客集章打卡。玩累了,可以去西磑古堡看河津的农耕历史文化演变,那里有着不同年代的农用耕具以及村民生活场景,让人仿佛穿越时空。
在西磑村非遗年货节上,年轻游客正在民俗文化打卡点打卡。 河津市融媒体供图
近年来,随着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慢慢的变多青年回到村里。西磑村积极争取政策扶持,对镇磑堡和明清老宅进行保护性开发的同时,投办帮扶车间、实施民俗非遗体验文旅项目,开办了馒头加工车间、非遗麻花、撒子制作室、古法豆腐制作坊;开设乡村火锅店、村咖以及汉服体验馆;同时还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宁肯工作8小时,不到村头搓麻将”,在西磑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民的号召下,村里的返乡青年、宝妈以及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在村里实现了就业。
23岁的范澜鑫还没放寒假就听说村里要搞年货节,全家人一商量,打算利用爷爷制作手工豆腐的手艺开一家豆腐坊。村里为豆腐坊提供了新场所,订购了新设备。“以前爸爸是货车司机,妈妈在一家单位食堂打工,这次年货节让家里人有了新工作,如今接的订单都排到年后了!”范澜鑫说。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西磑村150余名村民的月收入超过了2500元。薛民对西磑村发展乡村文旅充满了信心,“年货节让我们明白这条路子是对的。文商旅融合,通过文化拉动旅游,通过旅游促进消费,让我们的村民从年货节开始端稳乡村旅游饭碗。”
西磑村年货节期间,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思思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了河津市乡村e镇的电商培训课程。经过几天的培训,她发现了许多之前未曾了解的家乡特色,如河津的琉璃和非遗剪纸等。
刘思思说的乡村e镇是山西省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项目。临近年关,河津市乡村e镇已成为当地人的网上集市。
据河津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商务)局开发区管理股负责人柴维华介绍,河津市乡村e镇主要是通过建设共享直播间、研发文创产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河山津选”等方式,促进本地产品的销售与品牌的提升。此外,还开展了多期电商基础知识培训和电商技能大赛,培养了一批电商人才和网红达人。
记者来到河津市乡村e镇采访时,负责人胡铁铮正忙着将满载河津特色的年货打包寄往全国各地。
在河津市乡村e镇,胡铁铮(左)正在与同事打包河津的特色年货寄往外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谭思静/摄
胡铁铮和记者说,他们精选了河津当地一些“小而美”的自主品牌产品做年轻化、电商化改造。“有琉璃摆件、剪纸挂画、苹果醋、芝麻糖、小麻花、沙琪玛、韭花酱等,累计入驻产品已有75款。”
他们不仅进行产品改造,也合作研发新产品。胡铁铮介绍,前不久,他们与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功能食品研究院合作推出西红柿NFC(记者注:Not From Concentrate的缩写,中文为“非浓缩还原汁”)饮品,并对果汁产品外包装进行升级;此外,还开发了琉璃文创礼盒,并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
临近年关,乡村e镇的网上直播间正向全国网友推荐河津特色年货。河津市乡村e镇供图
说话间,年近六旬的消费者范建国(化名)走进乡村e镇,“听说这里可以集中选购河津的特色年货邮寄,我来凑凑热闹。”范建国和记者说,早前他对年关赶集的记忆就是热闹,人很多,但集市上的东西很少,割些猪肉,买些日常不常吃的菜,就是过年了。
如今,快退休的范建国在女儿的帮助下学会了网购,但每逢年集,老范依然会数着日子上会。“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年前赶集更是我们河津人少不了的传统习俗。”范建国让胡铁铮选了最能代表河津的芝麻糖、沙琪玛、草莓汁、韭菜花等年货,寄给多年不见的老战友,“也让他们尝尝我们河津的‘年味’。”
从小我便跟着奶奶、爸爸、妈妈赶集。在集会上,全家人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逛完再在小吃摊吃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如今,我虽然已经在北京工作,但赶集仍然是全家人过年前不可或缺的行程。我时常想象,未来如果有了孩子,也会带着他们去感受这份传统味道。
此番,我以记者的身份重返乡村年集,所见的景象令我倍感振奋。这里不仅洋溢着热闹与喧嚣,更涌动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集市上,青年们以勤劳的双手收获着过年的喜悦;用智慧与创意,将本地的非遗文化巧妙融入年货市场之中;借助科技的力量,让非遗年货跨越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人们对非遗的日益重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的提高,那份深藏于心的年味儿正悄然回归。我目睹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正用全新的方式与载体,赋予过年这一传统习俗以新的活力与魅力。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6日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不仅会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加大的风险,引发的经济衰退更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 方大为:我认为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记者观察|美国各界人士:特朗普关税措施或致200万美国人失业 更扰乱全球贸易
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2日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10%的关税已于5日生效,而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的更高关税将于9日生效。
护万家灯火 铸无畏警魂——追忆原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许喆
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 题:护万家灯火 铸无畏警魂——追忆原天津市滨海新区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许喆新华社记者黄江林这是许喆生前的肖像照片(资料照片)。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白宫所谓的“对等关税”砸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钢铝、汽车、芯片、大豆……都成为白宫的扫射目标,无一幸免。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慢慢的变成了一场“经济勒索”。
美军特战司令吐槽“这么打太血亏”:对手放出价值1万美元的无人机,我们却要用200万美元的导弹来拦截 #美国 #胡塞武装 #无人机 #武器
文旅部教育部发声!文化旅游部提示中国游客谨慎赴美旅游,教育部:预警!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人民日报:坚决反制!我们奉陪到底
长沙9岁女孩被老师砸伤头骨案10日二审宣判,孩子父亲:女儿依然每天靠药物入睡
4月10日,湖南长沙9岁女孩被老师砸伤头骨案将进行二审宣判。极目新闻记者从女孩父亲刘先生处了解到,事件过去一年半后,女孩依然无法上学,且需要靠药物入睡。
近日,网传上海地铁1号线上,有男子对女性乘客实施猥亵行为,该男子后被乘客扭送下车。上海轨交公安通报针对此事,上海市公安局轨交总队发布通报,4月8日18时30分许,姚某(男,41岁)在地铁1号线列车车厢内,对一名女乘客实施猥亵行为,后被周围乘客扭送至公安机关。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这是一场经济革命,我们肯定会赢。尽管不容易还是要挺住。最终结果将会是历史性的”自特朗普今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