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地址:含山县环峰镇绿色食品工业园区
  • 邮编:238100
  • 电话:18955516877
  • 邮箱:292369904@qq.com
米乐m6官网

连汤都没喝欧盟军队或将选择驻扎乌克兰准备对美国进行清算


来源:米乐m6官网    发布时间:2025-05-01 01:27:14

  2025年3月,特朗普在白宫逼着泽连斯基签矿产协议,要求他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停止俄乌战争,搞得整个欧盟都炸了锅。虽说这三年美国人坑欧洲盟友的事儿不少,但这次的伤害,那真是前所未有啊。

  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天里,欧盟接连出台了不少动人的决定:先是增添几千亿美元的军费,再组建统一的欧洲军队,连一向唱反调的匈牙利都被赶出表决会场,甚至英、法、德等国还联合组织了个志愿者联盟,纯粹是想摆脱那麻烦的“一致”表决机制。

  看上去这一切好像是欧洲力量齐心协力准备对抗俄罗斯的大战,但其实这三年来,欧洲的盟友们借着俄乌战争的名义,其实就是把不满情绪都归结到美国身上,已经愈演愈烈,真是到了一个顶点。

  欧盟的军队要么就干脆拒绝美国单方面和俄罗斯签的那些和平协议,直接上场和俄罗斯拼一把;要么就此告别当美国跟班的日子,真正的完成自主独立。

  2022年,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欧盟紧跟美国的步伐,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经济压力让普京停下手。不过,三年过去了,这场所谓的“经济战争”不仅没能打垮俄罗斯,反而让欧洲自己遭了殃,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和能源危机。从能源短缺到产业萎缩,再到社会动荡,制裁反而反噬了欧盟,让整个欧洲成为俄乌战争的最大受害者。

  欧洲的许多国家一直都靠着俄罗斯便宜的天然气和石油过日子。就在俄乌战争之前,欧盟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的比例达到了40%,石油更是27%。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要通过乌克兰的石油管道来运输的。特别是德国,对这块的依赖更是超过了55%。这可真是个不小的数字呢。

  一旦俄乌战争打响,欧洲各国为了抵御俄罗斯的威胁,毫不犹豫地拉断了这条重要的能源供应线。就算得花更多的钱去采购美国的天然气,他们也心甘情愿。

  就拿欧盟来说,为了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他们不得不以四倍的价格买账,光2024年就得额外掏出680亿欧元的能源费用。

  在这一年里,欧洲的能源价格指数居然涨到了冲突前的四倍,德国的工业用电价格也超过了每兆瓦时500欧元,害得巴斯夫这些化工大佬不得不减产,甚至考虑搬出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老百姓,还有他们的政府,宁愿忍受高得离谱的天然气价格,依然坚定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根本原因就是对俄罗斯的恐惧,远超于了对寒冷和高价的忍耐能力。

  能源危机在欧盟国家引发了一连串的经济通胀,简直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整个欧洲的食品价格持续上涨超过了15%,尤其中,波兰的面包价格三年内飙升了210%。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国家的企业融资成本暴涨,中小企业纷纷陷入破产潮,尤其是南欧地区。意大利的纺织业订单猛减40%,西班牙的汽车零部件厂家也开始迁往北美,出现了“去工业化”的趋势。

  因为乌克兰的氖气占全球70%的产能,欧盟受到芯片材料断供的打击,被迫屈就于美国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接受了一些附加条款。在半导体行业,欧盟可谓是失去了话语权,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博弈,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让欧盟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越发岌岌可危。

  经济下滑带来了社会危机。法国的退休制度改革引发了百万人走上街头抗议,瑞典的极右翼政党支持率跃升至25%以上,意大利的反欧盟活动已经变得司空见惯。更糟糕的是,能源贫困问题愈发严重——到2024年冬季,保加利亚大约30%的家庭都无力支付取暖费用,西班牙政府不得不采取每日限电三个小时的措施。这样的社会创伤正逐渐侵蚀着欧洲自豪的福利体系,也为极端政治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再说了,美国主导下的对俄罗斯制裁体系其实有不少漏洞。在这段时间里,俄罗斯通过第三国转运、数字货币交易、混合所有制企业等方式,依然有超三分之一的被制裁商品继续流入欧洲市场。比方说,土耳其在2024年对欧出口猛增了83%,其中大部分商品里面都有俄产的原材料。就连欧盟自己那边的企业也在玩火——法国的道达尔能源集团就通过印度的子公司大量采购俄石油,德国的车企则用哈萨克斯坦的“贴牌”零部件来规避禁令。

  这种“猫鼠游戏”显露了欧盟内部协调机制的不灵光。举个例子,匈牙利屡次使出否决权拖延制裁,希腊和塞浦路斯为保护自己的航运利益,暗里港口禁令。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歧直接引发了制裁力度大降。正像德国经济研究所的报告说的那样:“欧盟的制裁就像个漏水的木桶,补一个洞,反倒冒出两个新口子。”

  在这个供应链紧密交织的21世纪,尝试单边制裁来改变地缘格局的做法,势必会招致复杂的连锁反应。俄罗斯通过“去美元化”(本币结算涨到65%)和“向东转”的策略,成功地减轻了制裁带来的冲击。而欧盟却因为价值观外交,陷入了一种自我封闭的局面。就像比利时前首相福思达所说的:“我们亲手建立的制裁牢笼,最终关住的却是欧洲的未来。”

  这场持续了三年的制裁实验,不仅暴露了欧盟经济结构的脆弱,还显示出它的战略工具箱存在严重的问题。当军事手段被北约框架制约,外交手段又受到美国意志的影响时,过于依赖经济制裁反而成了自缚的绳索。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想带着美国撇下这摊子事儿,欧盟心里自然就产生了被卖了的感觉。于是,欧盟领导人宣布要单独帮扶乌克兰,这也说得过去了。

  欧洲的许多战略专家都提到过:如果把美欧关系想象成一段持续了百年的“婚姻”,那华盛顿可从来就不是个忠实的“伴侣”。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时,欧盟国家还在慌忙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战火,纷纷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这个“老大”身上。可美国的政客和商人们心里盘算的却是怎么借此机会——重新构建自己在欧盟经济中的主宰地位,除了想要借这场危机削弱俄罗斯,他们还想好好“驯服”欧洲。

  自21世纪伊始,美国就一直在寻找最佳时机来“收割”欧洲。1999年1月1日,11个欧洲国家齐齐推出了统一货币“欧元”,这可真是对美元“石油货币”地位的直接挑战。当时,美联储的秘密评估报告也指出,如果欧元区能扩展到28个主要的欧洲国家,欧盟的经济总量有一定的概率会超过美国,全球40%的贸易结算也有一定可能会转向欧元。

  2003年,伊拉克的萨达姆一声不吭地宣布要用欧元来搞石油交易,顿时触动了美国的神经,结果人家立马发动了第二次对伊战争,迅速搞掉了萨达姆的政权。

  2018年,欧盟推出了INSTEX结算系统,结果美国立马以伊朗贸易为由,把德国的西门子等企业列入了实体清单。

  在俄乌战争中,美欧之间的较量升级了。当欧盟不得不冻结俄罗斯3000亿欧元的外汇存底时,实际上也重创了全球其他几个国家对欧元的信心——如今欧元在世界外汇存底中的占比猛降至19.6%,这可是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啊。

  在俄乌战争续发的当儿,另一场危机突如其来。2022年9月26日,“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让欧洲最后一点能源安全感也碎了。这起至今仍没人弄明白的“悬案”,无疑暴露了一件狠角色的事实:美国一方面想把高价的液化天然气(LNG)从欧洲的钱包里榨干,另一方面则是想彻底割断欧俄之间的能源联系。

  更令人唏嘘的是战场外的资产争斗。2023年7月,美国贝莱德集团(就是那个正在收购李嘉诚四十三个港口的家伙)拿到了优先收购乌克兰油气田和黑土地的特权。而曾援助了180亿欧元的德国,只得到第聂伯河边三座损坏水电站的修理合同。这种“欧盟这边拼命,美国那边捞钱”的场景,连美国自家的《华尔街日报》都直言不讳,称之为“21世纪最赤裸的殖民掠夺”。

  到2025年3月,特朗普一声吼,直接撕掉了面子,逼着泽连斯基签下几千亿美元的矿产抵押协议,这下整个欧洲真忍不了了,不能再对美国的诡计视而不见了。

  在这场世纪博弈中,欧盟总算看明白了一个冷冰冰的真相:当美国在口中强调“共同价值观”时,心里真正惦记的其实是“美国优先”。从马歇尔计划开始到如今的乌克兰危机,华盛顿对欧洲的角色一直没变——不仅是抵挡俄罗斯的屏障,还得当成支撑美国的血库。如今,欧盟在经历了太多“吸血”后,终于是醒悟了,虽说来得有点晚,但总算是踏上了觉醒之路。

  到了2025年2月,美俄在利雅得达成停火协议,紧接着3月份,泽连斯基被叫到华盛顿被迫签了矿产协议,欧洲才恍若惊醒,想到自己不仅被踢出了谈判桌,还成了桌子上的一盘菜。

  美国特使凯洛格直接就说了“欧洲根本没角色”,这话听着真让人心里不是滋味,欧盟都觉得像坐针毡似的。德国的《柏林报》也评论道“这是欧洲外交史上最受委屈的时刻——咱们为这场冲突花了几千亿欧元,结果到了关键时刻居然变成了看客。”

  被出卖这感觉真让人心里发慌,欧盟几乎瞬间就开始琢磨自己的角色该怎么定位:是继续当美国的“跟班”,还是忍着痛苦,敢于做一个独立的地理政治学大腕?

  其实,欧盟的觉醒虽算晚了点,但就这十几天的时间里,真是犹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

  2025年3月的伦敦峰会,英国宣布要支持乌克兰提供5000枚防空导弹,还大力推动欧盟驻军计划。这可不是单纯的军事援助,而是背后有更深的考量:欧盟想通过这一种方式重振整个欧洲的团结。毕竟,要是连自家门口的危机都得靠美军来解决,那欧洲就永远没法挣脱“战略侏儒”的这个帽子了。

  应对美国撤军的风险,特朗普频繁放话要撤走驻德国的美军,甚至打算把3.5万士兵调到匈牙利。这让欧洲意识到得赶紧建立独立的防务体系。在这种背景下,欧盟驻军不仅是对乌克兰的安全承诺,更是为万一北约解体时,自个儿的安全做准备。

  争夺俄乌战争完结后的主导权,我们看见美国借着《通胀削减法案》狠狠地收割了欧洲的产业,连在乌克兰的资产拍卖中,也是抢占了先机。这样的情况下,欧盟得加强军力存在,才能确保在乌克兰重建过程中有发言权。

  凝聚内心一致:面对东欧国家和德法在援助乌克兰的力度上显现的分歧,共同驻军计划有望成为弥合欧盟裂痕的关键。正如马克龙总统所说:“当欧洲士兵齐心协力站在乌克兰这片土地时,我们才算是真正组成了命运共同体。”

  眼看特朗普一系列的举动,欧盟国家的领导人终于意识到,欧洲是被出卖的。不过,他们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重新整合的好机会。如果能把对俄罗斯的恐惧和对美国出卖的愤怒结合起来,整个欧洲就非常有可能重新团结。这样一来,期待了几十年的欧洲真正独立自由或许就会迎面而来。

  这样一来,全球的局势将会面临一次深刻的变革。不过,咱们也得明白,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得像小婴儿降临时那样,经历一番阵痛。欧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不能一致行动,真正投入到俄乌战争中。如果还只是袖手旁观,那差不多就已经失败了一半。如果敢于参与,就像乌克兰那样,尽管战争让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也促使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财联社》:啥情况?欧盟表示会继续捞着乌克兰,但泽连斯基提的要求却没人搭理。



相关文章

版权信息  米乐m6官网 | 技术支持:米乐体育客户端 免责申明

皖ICP备11019327号-2 | 营业执照